今天又看到偏遠客運路線醞釀停駛的新聞. 會停駛,當然是因為沒錢可賺,而業者的訴求卻都是"政府提高成本補貼". 這樣的方式,當然無法經營,長期倚靠政府補貼,等於是政府付錢營運,不如乾脆公家單位來經營好了.
其實是有解的,而且不用政府花大錢長期補貼.
政府可以把所有客運路線分成若干組,每組路線都含有偏遠難以盈利的路線,但同時也包含市區有利可圖的路線. 招標時,業者必須一組一組來標,標下就必須同時經營所有路線,然後業者以盈利路線的獲利補貼賠錢的路線,因業者已在下標時計算好能賺多少賠多少,最後淨利多少,政府就不必再補貼,而且標案內容只要規定業者提案時要提出偏遠路線的班次及車型,就可以保障偏遠地區的公共交通.
現在全球都在減碳,政府必須規劃更完善的公共交通網,以爭取更多民眾使用公共交通工具,否則日後台灣必定每年花大錢買排碳配額.